close

  讀高一的兒子,在國小的時候,便顯現出對數理科目的喜愛與專長,這方面的成績也一直都非常出色,我自嘆不如;對機械與建構上的創造力,他也非常敏銳。

  我這個當父親的是文科(雖然還有藥學與金融專長)出身,但這個孩子在文科與閱讀上,卻顯得像病入膏肓卻又不肯服藥的患者!

  前天,我刻意提早回家與家人共進晚餐。餐後,兒子開始對我提問,於是展開了一場男人的對話。

  兒子:「爸爸,你會不會覺得我花太多的時間在手機和電腦遊戲上?」

  我心想,你終於發現了,但我卻這麼回應:「怎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兒子:「對於數學和理化,我只要花一點點時間就弄通了,剩下來的時間好像很多。但文科好像有障礙,就不太想去看,覺得好像不太對。」

  我立即將這問題分為兩部分來思考,於是我說:「在閱讀方面,我經常問你有沒有閱讀的問題,你都說沒有。沒關係,能發現問題是好事,你覺得問題在哪裡?」

  在兒子的陳述中,我發現並非閱讀障礙,而是沒有耐心將文字逐字詳細看完,因而導致閱讀時東漏一個字西漏一句話。

  我說:「無論學習甚麼語文,都是依著『聽寫』的順序來成長的。你看看,小嬰兒一開始,都是先專注地聽父母親是怎麼說的,慢慢地再依樣畫葫蘆學著去講。等到上了幼稚園或小學,再慢慢學著閱讀簡單地讀本。上了小學之後,再慢慢地學習寫字。

  古今中外都一樣,沒有人可以跳過這樣的過程的。

  另外,在心理學研究上,視覺方面偏向理性偏向懷疑偏向拒絕,聽覺方面則偏向感性偏向相信偏向接受。

  所以,你在閱讀課文或課外讀物時,如果能夠讀出來,最好能夠融入你所體會到的感情至少讀個兩遍,一方面透過聲音讓自己先相信先接受,這樣文章才能深深印在你的心裡;二則如果能夠心情穩定地讀出來,就更能夠不慌不忙地把每一個字每一個詞給看清楚,不容易再漏讀了。」

  在這一點上,兒子就一些細節繼續發問,我只是反問一些關鍵問題,不給標準答案。我相信,任何人除非自己想要,否則任何建議都是白搭;而且,許多是當事人心中早已有答案,我們只要將答案引出來即可。

  等兒子想通知後,我接著問:「有兩種假設狀況,一個是你兩個鐘頭之後要到火車站,卻不清楚為什麼要到火車站;另一個同樣是兩個鐘頭之後要到火車站,因為要去接一個重要的人,接到了他就可以做成一筆生意,讓你賺進500萬。

  你覺得,哪一種狀況你一定會準時到或車站?會甚麼?」

  兒子想了一下,肯定地回答說是第二種狀況,卻說不出原因。

  我又靜靜地等了一段時間,見他真的想不出原因,這才接口說:「因為第一種狀況,雖然有目標,卻不知道為什麼要追求這個目標。第二種狀況,不僅僅有目標,清楚為什麼要。知道原因,才有源源不絕的動力。」

  我靜靜地看著兒子,兒子又問:「你在大學的時候是怎麼計畫讀書的?」

  我說:「你知道我是插大的。考進成大中文系大二時,我就很清楚將來研究所要往宋代文學……尤其是蘇東坡方面,或是書法藝術方面去研究。以宋代文學(蘇東坡)方面而言,我會去思考在大學時必須具備哪些科目的基礎,再看看系裡面各年級的開課狀況,來決定必須選修那些學科,哪些專長又必須自己去進修。所以,到了大三下學期,所長就問我想不想直升研究所。雖然後來因為家裡的因素而放棄升學,但學了就是自己的,誰也奪不走。」

  我繼續說:「畢業後教了幾年書,後來進了金融業。當初對金融對基金,真的是一片空白,但在請教避險基金的前輩之後,我便立定了目標,也很清楚根據這個目標,我必須精進那些專業。於是,我花了好長一段時間,在圖書館在金融研究所去學習,當時的成果你也看到了。」

  看了一下兒子,等他有了一些思考後,我又問:「解決一個問題的方法,會不會只有一個?」

  兒子立即且肯定地回說:「往往不只一個。」

  我說:「對,只是不同的解決方法,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方法好不好,往往取決於所導致的結果是不是我們要的。

  兒子稍稍想了一下,欣然同意......遇到問題,必須先弄清楚自己想到的結果是甚麼,才知道用怎樣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我又說:「所以,建議你先明確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學習的是甚麼?以及為什麼想要學習那些?便會知道哪些大學的哪些科系,才是符合你所需要的;也才會清楚自己該讀好哪些科目,才有機會讓自己順利進到那些大學的相關科系;也才會明白,自己在時間管理上,該怎麼做才是對目標最有幫助。只有你自己弄清楚,才會有源源不絕的動力去追求去執行。」

  我接著說:「像剛剛那個例子,明知兩個鐘頭之後一定要到火車站的理由,你會不會因為還有兩個鐘頭,就先到壽山走走?或先到麥當勞吃個炸雞薯條再去?」

  兒子說:「不會,萬一路上有狀況怎麼辦,我要提前出發。」

  我說:「對,很好。去壽山或去派當勞,這些都跟我們要的目標(結果)無關,無關的事情叫做干擾,干擾的事大部分是可以理都不理的。只有對目標有幫助的事,才值得我們去付出去嘗試。」

 

  看來,兒子已經有所體會了。每過幾天,我會問他弄清楚自己的目標了嗎?若是清楚了,會要他把目標用簡單有力的字句寫下來,貼在他的書桌前書包上,以隨時提醒自己。

  何時會有成效?我不急,我不是直升機,一切看他自己……我相信,若非當事人心甘情願,一切要求與建議,都是白搭。

arrow
arrow

    Wes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