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在FaceBook流傳著這樣一段影片。有人訪問了許多年老或瀕死的人,問他們最大的遺憾是甚麼?

  他們的答案居然都不是做過的錯事,而是他們沒有做、或來不及做的事。

  這段影片對我而言,如同針刺胸臆。因為, 先父在去世前不久,也曾做過同樣的表示。

    看過<一路玩到掛(The Bucket List)>這部電影嗎?(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0%E8%B7%AF%E7%8E%A9%E5%88%B0%E6%8E%9B

  戲裏頭敘述著,兩個住在同一病房的癌症末期病人,卡特·錢柏斯摩根·費里曼飾)和艾德華·科爾傑克·尼克遜飾演),如何在生命末期,將生平想做卻沒有做的事表列出來,並攜手逐一去實現。

  臨終前,卡特艾德華就只剩下登上聖母峰沒能實現。這事,在他們過世骨灰被送上聖母峰後,算是完成了。

  而艾德華總算在生前,也鼓足勇氣、放下父親莫名的尊嚴,與最親愛的女兒復合了。

  他們倆人,總算是一生沒有遺憾。

 

  總是在學生時期,胸臆裡充塞著各式各樣的理想與目標。

  總是在就業後,我們將部分的理想與目標清了出來,好讓工作佔個位置。

  總是在結婚後,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我們騰出了更多的空間,好讓家庭給住了進來。

  又總是在我們有能力時,或是胸臆裡又有空間時,卻發現綁住我們的手腳、困住我們的心的枷鎖太多,又解不開(應該是不想解、不願意解,或是畏懼解開後的結果自己無法掌控),……

  於是,夢想永遠是夢想,甚至成了被遺忘的夢想。

 

  過去在教書的時候,經常會跟學生聊聊夢想,也經常會得到「不可能,我根本做不到」之類的答案。

  我則會透過提問,讓學生體會到或許目前能力尚且不足,但我們並沒有停止成長。只要設定了明確、具體的目標,便可分析出為了達成目標,我們還缺少哪些能力、哪些資源,努力去補足就是;執行過程中有可能會走岔,修正就是。

  許多枷鎖,是自己給加上去的,並非做不到。

  許多事,如果我們告訴自己「很難」、「不可能」、「做不到」、「再等等」,那就有極大的機率真的會一直「很難」、「不可能」、「做不到」、「再等等」到最終。

 

  人,是屬於他想去的地方的。只有勇於夢想、更勇於追求夢想的人,才到達得了。

  過去的學生中,只有那些培養並堅持執行這樣特質的孩子,真正擁有了成功的快樂。

  過去做保險儲蓄、定期定額投資、財富管理的客戶,只有那些沒被市場的波滔驚倒而能堅持下來的,達成了他們的理財目標。

  現在在房仲業,尤其是現在的市場,只有在見到喜歡的房子後,便勇於出價、斡旋的人,才有機會住進夢寐以求的宅第。等待的人絕大部分會一直處在等待之中,終究下不了決定。

 

  55歲了,過去被我從胸臆中清出去,卻尚未找回或尚未實現的夢想,包括讓家人住進一棟我與家人共同繪出可以收藏家人喜樂與夢想的宅第,都該去完成了。

  我不想到了最後才來做<The Bucket List>;屆時就算想學學摩根·費里曼一路玩到掛……怕的是,人都掛了,表列的是想還只是表列。

 

 

陶淵明<神釋>

縱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懼

應盡便須盡

無復獨多慮

 

??-2.jpg-997099508

生命的

春、夏、秋、冬

源之於

arrow
arrow

    Wesl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